浬浦道情
道情在浬浦地區(qū)流行年代已久,古時是以外地乞丐在乞討時賣唱為基調(diào)。于解放前幾年,由花橋祖居的乞丐李嘸手(雙手殘疾)傳入浬浦附近一帶村莊,用蓮花棍作道具,用右腳敲打指揮演唱道情《王金滿打十八洞》等精彩曲藝。在杜橋、四岔、黃巖、路橋等地流行,深受當?shù)厝罕娝矏酆蜌g迎。往后在沿江、浬浦一帶流行并發(fā)展創(chuàng)新之曲藝。
道情表演形式,李嘸手(雙手殘疾)則用腳夾蓮花棍在腿上敲打指揮來代替道情筒。一般的是用道情筒、竹板來伴奏演唱。
近幾年來,在繼承與發(fā)展基礎(chǔ)上,則是用創(chuàng)新的詞曲,并以四人手拿道情筒,左手指系紅綢帶進行歌舞表演。其特征就是脫離不開道情原有的曲調(diào)與形式。李嘸手“道情”的特色,在唱法上有高低起伏,說唱生動、活潑,節(jié)奏有快有慢,表情有聲有色,能吸引聽眾,深受觀眾所喜愛和歡迎。 |
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