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:【高山流水】聽古琴曲《西泠話雨》 有序
《西泠話雨》為浙派古琴大家徐元白先生晚年杰作,,輯入《浙派古琴遺韻》其弱冠時拜杭州云居山照膽臺釋大休上人為師,得浙派古琴真髓,。先生一生傳奇,,青年時追隨孫中生參加北伐,,后又掛冠求去,泊回原處,,知白守黑,,傾心古琴,操縵不輟,,卓成大家,,為浙派琴宗。癸巳初夏游徐氏故地吾鄉(xiāng)臺州海門老街,,歸滬聽曲,,填詞紀(jì)念。
素桐微妙起圓通,。揉絲弦,、裊向蒼穹。瀟灑送清波,,山光水色空蒙,。沉吟處、葉綠花紅,。西泠橋,、亭上飄來細(xì)雨,滴翠蓮蓬,。坐風(fēng)荷曲院,,碧水動涼風(fēng)。 琴中,。家鄉(xiāng)有西子,,徽不散、羽觴清宮,。操一段瑤琴,,暢韻照膽疏鐘。望云居,、南北高峰,。撫湘瑟、常憶大休藝德,,鶴唳孤松,。恁禪音化雨,弦上意相融。
【注】徽:琴面一側(cè)有十三個圓點,,多用螺鈿或玉石裝飾,,為震動泛音音區(qū),與漆面磨平,。亦有凸起之盲徽,,為盲琴。羽觴清宮:中國古代“宮商角徴羽” 五音記調(diào)之法�,,幥伲汗徘儆址Q瑤琴,、玉琴、七弦琴,。照膽,、云居:大休上人駐錫之地。
《詞譜》列一體,,吳文英自度曲,。
【后記】徐元白1893—1957浙江臺州海門百口井人,與其弟徐文鏡同拜在大休上人門下,,均為古琴大家,,亦善斫制古琴。先生創(chuàng)“撫操按捺揉滾拂” 七十二指法,,形成“微妙圓通,、瀟灑奔放、典雅雄健,、抑揚頓挫”之浙派琴風(fēng),。客居杭州南山路勾山里,,一門三代琴家,。徐文鏡,號鏡齋,,書畫篆刻家,、古文字學(xué)家。他在五十年代初于香港購一席之地,,筑“海表琴臺” 置自制古琴十二張,,每琴取琴名,鐫自撰琴銘,,多四言,,古意燦然。,,《鏡齋十二琴銘》,,流傳海內(nèi)外,發(fā)我華夏徽音。其中有:“大休”,、 “元白”、 “海門潮”,、 “憶西湖”琴,,寄師生情、兄弟情,、故鄉(xiāng)情
于琴中,。